中秋节,对中国人来说是个重要的节日。今年开始,中秋节多了一天假期,这本是好事,但很多人表示,中秋越来越浓的商业味惹人生厌。某网站的调查结果也证明了这一点,认为中秋节“品月饼、赏月,很有文化韵味”的网友只占总调查人数的11.1%;认为中秋节“文化内涵渐少,商业味很浓”的网友却有67.8%;还有20.5%的网友表示,过中秋“联络感情,打点关系,很累!”
据《光明日报》载,北京大学中文系副教授王娟介绍说,人们往往认为传统的中秋节历史很悠久,且往往跟月亮相关,实际上古籍对中秋节的记载是近代的事。一般大家倾向于认为中秋节在宋代作为节庆已经很成熟,王教授则认为,在宋代这只是一种吟诗赏月的游戏,地方志里还没有对这个节日的记载。根据典籍记载,民国初期开始使用公历纪年,当时倡导过1月1日的元旦,而不过传统的春节。但实际上是增加了一个节日,大家开始过两个“春节”。据一些县志记载,既然春节是春天的节日,人们就想在秋天也建立一个与之呼应的节日,即后来的中秋,称为“秋节”。传统节日往往先起于民间,然后在政府的鼓励下,逐渐形成风气。然而有时政府也会先选出一个节日,然后由民间来丰富。王娟认为,中秋节就是如此,先被政府选定,再逐渐把许多传统的因素加入进去,然后逐渐演变为团圆节,由传统的“男不拜月,女不祭灶”的专属女性的祭祀活动,演变为全国都要过的节日。
此外,王教授还透露:在民国时期,政府就屡次限制月饼的消费,民国政府还明令不许抬高月饼成本。看来,高价月饼和商业味浓的中秋节,也是“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”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