互联网营销的胜利
从罗斯福使用广播演说,到里根时代电视作秀,随着传播工具的发展进步,互联网正在美国大选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。几乎所有的美国媒体都在探讨同一个观点——奥巴马的胜利,是互联网营销的胜利。这样的论调并不夸张。相比竞选对手麦凯恩,奥巴马几乎全方位占领互联网高地。
总统大选期间,奥巴马团队采用电子邮件广告、论坛Banner广告、搜索引擎广告、网络游戏内置广告等形式,让每个美国网民使用互联网的同时,几乎每时每刻都与“奥巴马”为伴。
接收电子邮件,美国选民看见奥巴马;用MSN进行网络即时通信,选民还是看见奥巴马;用Google搜索信息,再一次看见奥巴马;进入赛车网络游戏,赛道旁的广告版上,又是奥巴马。奥巴马团队去年第一季度把347万美元投入到互联网广告上的时候,预想的就是这样的效果。
“为奥巴马竞选募捐,你就有机会参与抽奖”,类似的广告语吸引了大量通过网络支付进奥巴马竞选账户的200美元以下的小额款项。最终,奥巴马团队募得2.8亿美元200美元以下小额款项,而麦凯恩团队仅仅募得6600万美元。
互动生活方式的胜利
然而,麦凯恩和奥巴马一样,都在竞选网站上提供了在线支付功能,最后却没有获得同等的回报。这不能不让人思考,奥巴马的胜利,也许并不仅仅是互联网这个工具和载体本身的胜利,而是一种带有亲民色彩的互动生活方式的胜利。
在就职前,奥巴马接受CNN采访时表示,他要打破美国总统没有私人通信工具的惯例,会保留自己的黑莓手机,而这只是他“一系列旨在打破白宫‘保护罩’的手段之一”。
“我这么做,是为了确保民众能像以往那样与我交流。我希望如果我做了什么愚蠢的事,在芝加哥的某位老兄能给我发电子邮件,问我‘你在干什么’。”奥巴马说。
正是通过各种Web2.0时代的互联网新手段,奥巴马树立起了美国民众心目中随时可以联络上,并且与他保持交流的新总统形象。
互联网企业最终的胜利
如果说,通过互联网,奥巴马获得了最佳营销效果,展示了他亲民的形象,促成了最后当选,那么,当选后,奥巴马的胜利,也将会转化为互联网最终的胜利。奥巴马在高科技领域推动的一系列新政,将对陷在金融风暴中艰难喘息的美国互联网业带来积极影响。
奥巴马已经公布的施政计划中,就包括通过重建日益破败的基础设施,在美国的各个角落接通宽带。作为经济刺激计划的一部分,奥巴马希望在社区中扩大宽带上网的覆盖率,鼓励儿童登录互联网,鼓励医院使用最新技术和电子病历等。而上述这些与互联网相关的举措将会为美国创造200万个就业岗位。
此外,包括IBM、微软、苹果、Google等在内的一些美国大型IT企业都将从中受益。而这些企业,都曾经出现在奥巴马的募款名单中,是奥巴马团队募得5倍于麦凯恩团队IT企业捐款的关键角色。